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最初是以不变的要素禀赋为前提的,即假定一国要素禀赋固定不变。事实上,这一假定与现实多少是脱节的,因为在现实世界中,一国的要素禀赋经常发生改变。通常来说,一国人口和劳动力的数量会随时间而增长。同样,通过资本积累,一国的资本存量也会增加。各类生产要素数量的变化可能导致生产要素比例的变化,而要素禀赋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要素比例变化究竟会对产出产生怎样的影响,则是后来的经济学家们探讨的重要问题。1955年,英籍波兰经济学家塔德乌什·罗伯津斯基(Tadeusz Rybczynski)发表了《要素禀赋与相对商品价格》一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出罗伯津斯基定理(Rybczynski Theorem):在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如果一种生产要素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这种生产要素的产品的产量增加,同时导致另一种产品即非密集地使用该要素的产品的产量减少。换句话说,中国资本的增加会使资本密集型产品(如汽车、钢铁、高技术产品等)的生产增加,使劳动密集型产品(如大米、服装、鞋类等)的生产减少。在这里,商品价格不变是一个重要条件,因此,这一理论只适用于国际贸易中的“小国”,即不能左右国际市场价格的国家。此外,罗伯津斯基定理不仅可以解释进口替代增长时国内进口工业生产扩大、出口工业下降的现象,也可以用来说明出口扩张型增长对出口工业生产和进口工业生产的影响。
相关影视:h3D动漫在线观看无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