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宁在爱情小说中也表现了永恒或不朽的主题。他认为, 万物皆有生老病死, 人也难逃一死。当真正的爱情不为世间所容时, 死也是一种解脱与归宿。因此, 在爱情小说中, 他经常选择死亡作为结局。不过, 它反而升华了“爱即永恒”的主题。因为只有面对死亡, 人才能真正领悟生命的短暂、爱情的激情与伟大、艰辛与珍贵, 而死亡阻隔不了永恒的爱, “瞬间闪光”的爱情是永恒的, 超越生死的, 爱情的闪光瞬间, 即使是死亡也不能使之消散, 正如作家在《耶利哥的玫瑰》中所写的:“世上没有死, 存在过、经历过的东西不会灭亡!只要我的心灵, 我的爱, 我的记忆活着, 就不会有离别和失落。”与此同时, 正如叶红所说的, 将生命融入自然以求得永生是蒲宁的最高理想。此外, 作为一个基督徒, 蒲宁还试图超越爱情与死亡的宿命, 想要为尘世的爱情寻找一条永恒的幸福、安宁之路。皈依上帝, 这是蒲宁为爱情、生命与死亡苦苦思索出的一个答案。
三、《阿尔谢尼耶夫的人生》:一个艺术家的情感与思想世界
一共五部的长篇自传体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是蒲宁流亡时期创作的最重要的一部作品, 小说的前四部完成于1927—1929年, 间隔三年之后作家开始写第五部, 并于1939年在布鲁塞尔首次以《莉卡》(一译《丽卡》《里卡》)为题单独发表。1952年, 纽约的契诃夫出版社以《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青春年华》为书名出版五部连成一体的全本。1933年蒲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成为第一位获得这一殊荣的俄罗斯作家。当年11月, 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蒲宁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宣布后, 巴黎一家报纸记者曾经问他:“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是因为您的整个文学活动吗?”作家回答说:“我想是的, 但我深信瑞典科学院首先想要褒奖我的是最近的一部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