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背景发生在1951年,但因为拍摄时间和对阶级斗争的浓墨重彩,以及故事文本的极端化,无可置疑地被列为“文革电影”. 文革电影其实是个好东西,放到现在都是禁片,因为它树立了两头的正确,贫下中农是正确的,毛主席是正确的,中间的当权者多半是反派的,和三明治一样,形成一个奇怪的固化逻辑结构. 电影里的金光大道是什么,当然就是“组织起来”,在农村,就是互助合作,一步步发展,直至人民公社. 包产到户不仅是经济错误,更是政治错误,是阶级敌人的阴谋. 如果完全按照电影里的语言设计,其实这个逻辑是走得通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单干总有掉队的,贫富分化也就必然出现. 但这种设计为什么现实走不通,归根到底还是对人性本质的有选择忽视,自私贪婪怯懦是人性永恒的标签. 而一旦回归到人性的基点,这种“高大全”的制度设计就无疑地轰然倒塌了. 拍与演的技术层面来说陈旧而幼稚,人物与冲突的非黑即白也还停留在文革和伤痕电影的模式. 但原本以为会是一部宣扬中央新经济政策的喜剧片,没想到结局竟然大胆到的成为了鲁迅式的悲剧!相思镇实际成了编导眼中当时整个内地的缩影,经济破败,党内腐败充斥,改革派遭压制,首长的朝令夕改更是象征着高层政治风向的瞬息万变,最后张观音夫妇离开去往深圳,实际就是人才在国内遭迫害待不下去逃往国外的同义词,可以说对当时党权与基层结. 另值得一提的倒是女性主义思想,冲突双方行动积极办事有力的都是女性,而男性不论是否掌权,包括仲星火的好书记在内,相比较都是趋于消极昏庸,这种观念无疑是五四一直继承到现在的最大革命成果.